飛機艙門的軍標淋雨試驗需嚴格按照GJB150.8A-2009《軍標裝備實驗室環境試驗方法第8部分:淋雨試驗》執行,重點驗證其密封性和防水性能。以下是具體測試流程和技術要點:
一、試驗前準備
設備選擇
需選用符合GJB150.8A標準的淋雨試驗箱,推薦程序Ⅰ(降雨和吹雨)或程序Ⅱ(強化試驗),具體根據艙門尺寸選擇:
程序Ⅰ:適用于模擬自然風雨(風速>18m/s,降雨強度10cm/h)。
程序Ⅱ:針對大型裝備(如艙門尺寸超試驗箱容量),采用強化噴淋(水壓375kPa,持續40分鐘)。
設備需具備擺管噴淋系統(IPX3/IPX4)和高壓噴嘴(IPX5/IPX6),并支持溫度控制(試件溫度需高于水溫10℃±2℃)。
樣品處理
清潔艙門表面,檢查密封條、鉸鏈等關鍵部位無損傷。
將艙門安裝于模擬機身框架上,保持實際工作狀態(如關閉鎖緊)。
二、試驗流程
參數設置
降雨強度:10cm/h(程序Ⅰ)或強化噴淋(程序Ⅱ)。
風速:水平風速≥18m/s(程序Ⅰ需配合風源系統)。
水溫:與艙門溫差<10℃,避免冷凝干擾。
持續時間:程序Ⅰ為30分鐘,程序Ⅱ為40分鐘。
測試執行
程序Ⅰ:啟動擺管(R400~750mm)和風機,模擬風雨交加環境,覆蓋艙門接縫、窗口等區域。
程序Ⅱ:使用高壓噴嘴(直徑φ6.3mm~12.5mm)對密封條、鎖具等關鍵部位定向噴射(壓力375kPa)。
動態測試:部分試驗需在艙門啟閉過程中噴淋,驗證運動部件防水性。
三、試驗后評估
防水性能檢查
立即打開艙門,檢查內部是否有滲水、積水(重點觀察電子線路、機械傳動部位)。
使用白布擦拭密封條接觸面,確認無水漬滲透。
功能測試
操作艙門啟閉機構,驗證鎖緊裝置、液壓系統是否正常。
通電測試(如艙門指示燈、傳感器)是否受潮失效。
以上關于飛機艙門怎么做軍標淋雨試驗的介紹。